We use Cookies.
For all enquiries please email info@transform.tw
Design StarJan 07. 2023
能夠有自己的風格但也可以做出各種的風格。
要討論「風格」這個問題一直以來不容易,但我想嘗試分享一個觀點給大家。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在設計學習之初多一些時間去摸索不同的風格、方法,也許等到都經歷嘗試過之後再找到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投入,也許會是比較好的方式。這個觀點理由很單純,是希望能用一個學習的方式很公平的去看待每一個風格(風格也可以說是一種招式),招式學習越多面對到問題的時候就越容易解決,所以客觀來說蠻鼓勵大家從接觸不同「風格」來增加自己的功力~
SHARE
RereadMar 10. 2023
我們無法否認時代的演進,科技的進步,數位化對於紙本書籍的影響,但這也讓出版社們對於出版品也更加用心與企劃,因為現在所面對的時代,書籍已從單純輔助工具進而提升為具有思考與詳細分析與收藏的多種特點,無論是對於設計領域更深入的探討,或是製作的更為特別,這都是全世界的書籍出版社們在努力的方向,我們期待這過程所見所聞,一定非常精采。
Design StarApr 29. 2021
發想階段過後,作品漸漸成形的過程,那是一段苦甜並存的路,需要在想法與實際執行間取得平衡,並做許多的嘗試,讓作品越來越趨近自己想像的樣貌,最後看到成品會很有成就感。但最開心的應該還是結案收到款還有作品上線的時候吧!
Design StarJan 31. 2021
我敬重的前輩曾給我一個觀念:各方面人才的平均水平,決定了產業的高度;各產業的平均水平,決定了文化的高度。我認為設計在一件作品裡能影響的不多,大致上需求與內容就決定了樣貌,而時間與預算決定了解析度。
Design StarJun 21. 2019
對我來說「解決問題」只是商業設計中必然會有的目標之一,更具挑戰的是如何在業主需求+自我設計表述之間達到平衡。
Design StarNov 12. 2018
目前正在慢慢調整設計的節奏,期望自己能像是武學宗師一般,用很少的氣力以及不多餘的動作,每每從容出拳卻能有效率又精確地擊中目標那樣帥氣。
Design StarAug 11. 2018
現在獨立工作接案的設計師很多,要在這市場上站穩腳步,應該要多訓練自己站在更高遠的地方來審視自己的作品,嘗試成為自己的藝術總監,客觀地評斷自己作品好壞,並要有能帶領自己作品進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