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請簡單的自我介紹
陳瑛皞,1999 年生,彰化人。
現為平面設計師,於中間研究室執行專案設計,其餘時間獨立接案。
陳瑛皞 Instagram
Q2 認為自己是一位怎麼樣的設計工作者?在工作中通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喜歡用解構的方式來思考,打碎再重組的過程,可以用來重新檢視事物價值,最後再來權衡適合的位置。以目前的經驗來說,主要負責延伸視覺可能性以及將概念實體化的角色。
Q3 在設計的過程中,最令你感到滿足的是哪一個環節?
因為設計工作而認識新的領域,不同面向帶來的刺激,會讓這份工作保持新鮮。
Q4 你認為一位優秀的設計師,應該具備有哪些條件?
我認為不同工作特質的設計者,都會有適合執行的部分,但在我認知中,優秀的設計師都具備不先入為主的特質,且不過於貪心,始終記得這些設計服務於誰。
Q5 在工作之餘,是否有什麼興趣是你特別投入的?
陶藝。我一直以為做陶是需要內心平靜才能做的事,但現在覺得正是因為做陶才讓內心變得平靜,過程中能讓我更覺察自身的狀態,更易於掌握生活節奏。
Q6 你心目中設計的樣子是什麼?
有目的的創作行為。有點像把共感具象化,且形式多元,可以弭平認知差異,讓事物變得公平且透明,同時也可以重新建立距離,讓習以為常的事再次變得未知而有趣,另外,我認為設計並非一次性的結果,而是持續對話與演進的過程。
Q8 如果今天不是一位設計工作者,你會是什麼樣的角色在這個社會中?
可能會嘗試看看陶藝工作,雖然賣不賣得出去還不曉得,但某種程度上,也算是透過造型、質地與色彩來表達自身美感與看待事物的觀點,假如作品能成為大家生活的某個角落,應該也會是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Q9 是否可以給一些準備進入設計工作圈的朋友,一些職前的建議?
多保留一些自我給工作以外的生活,更認識自己一些,也不需要追求快速地與眾不同,我想這樣可以走得比較久遠。(以上建議也再提醒自己一次)
Q10 是否可以推薦一本你喜歡的刊物(書籍/雜誌)以及一部喜愛的(電影/影集)?
書籍:《EVERYBODY NEEDS A ROCK》
珠寶設計師本多沙映記錄了她以廢棄塑膠創造的人造石,回應了人類文明的積累與環境問題,同時也提到,或許在遠到人類早已不存在的未來,這些人造石頭,會被下一個文明視為珍貴的寶石,如同我們今天看待鑽石一樣,是一個浪漫到不行的概念!
雜誌:《Here and There》
是一本視角非常私人的雜誌,用獨特的編輯方式談論時尚、文化與藝術,此外,由服部一成擔任藝術指導,單從視覺設計的角度來看就相當精彩!(比讚)
影集:《路人超能 100》
是部關於成長的動畫,假如對於自我肯定這件事感到吃力,或許會有一點收穫。
Q11 推薦一位你關注的青年設計師,告訴我們為何欣賞!
謝明佑(@hsieh.work),他構成的畫面有種特別的衝撞感,造型氣質也處理得非常迷人,總能帶來深刻的印象。
謝明佑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