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Star

品牌之星訪談:but. we love butter

透過獨特的創意,為生活帶來更多想像與靈感。

Q1 請簡單介紹 but.。

but. we love butter 是一個獨具風格的台灣奶油甜點品牌,名稱「but.」取自「BUTTER」的縮寫,象徵著對奶油的熱愛與講究。我們選用法國頂級 ECHIRE 艾許奶油,搭配台灣嘉義洲南天然日曬鹽,秉持細膩嚴選的精神,烘焙出能與生活心情共鳴的美味。

不僅如此,「but.」本身代表著轉折與驚喜,打破人們對甜點品牌的既定印象,希望透過獨特的創意,為生活帶來更多想像與靈感。

but. 官方網站

Q2 請與我們介紹品牌的風格與設計理念。

but. we love butter 不受限於單一風格,而是透過對食材的用心揀選,體現品牌的講究精神;在包裝設計、攝影風格與體驗設計上,運用 but. 獨特的反轉視角與反差美學,打造充滿驚喜、酷感與幽默的品牌個性。我們不受框架拘束,追求多元且自由的表達。

此外,每年 but. 也攜手國內外新銳藝術家,將藝術融入生活,透過獨具巧思的包裝設計,展現品牌對於生活風格的細膩詮釋與獨到品味。

Q3 不管是踏進店面的裝潢、服務或只是在官網瀏覽,都能感受到 but. 在五感上想傳遞給消費者很不一樣的感受,是怎麼企劃與設定的呢?

but. 透過不斷反轉的空間設計與創意包裝,打造與眾不同的品牌體驗。門市不僅是購物場域,更是與消費者互動的空間,透過試吃、包裝挑選等細節,讓顧客親身感受but.的獨特風格與為客人量身訂製的體驗。即使在線上,官網也延續相同的品牌語彙與風格,讓消費者即便沒有來過門市,仍能透過線上購物,感受到 but. 獨特的魅力與驚喜。

Q4 您認為視覺設計在品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視覺設計在but.中扮演的是與消費者交流最直接的媒介角色,第一時間吸引消費者目光,進而傳達品牌精神 & 風格,透過不斷地創新、產出,將品牌理念一一融入其中,最終這些都將轉化為對品牌的忠誠度與認同感。

Q5 各節日送禮已不再是過往傳統的餅型(如月餅、喜餅等),請跟我們分享這市場的轉變是否有帶動品牌的改變。

隨著節日送禮趨勢的改變,消費者更追求創新與獨特性。

but. 不只可以滿足送禮需求,更進一步滿足的是對獨特性、美感與質感的生活追求,透過挑選包裝的過程,讓消費者可以客製化挑選符合送禮對象的風格,又或是當下心情的包裝,這些都是展現送禮人品味與心意重要的一環。

Q6 承上題,當更多創新的餅型與點心出現時,要如何讓品牌與時俱進,維持消費者品牌的忠誠度,或是怎麼拓展新客群?

but. 不僅販售常態性的奶油甜點(奶油圓餅),也會針對不同節日推出限定包裝與綜合口味,透過節慶送禮的需求,為熟客帶來獨特的新鮮感,同時讓新客能以綜合禮盒輕鬆入門,進一步認識 but.。

此外,我們每年與國內外藝術家合作,結合台灣當代意象與主題,藉由藝術家獨特的表現手法,讓品牌理念與作品交融,使產品不僅是一份甜點,更是一種藝術體驗。這樣的創新不僅讓忠實顧客持續保持期待,也能吸引更多對生活風格與美感有興趣的新客群。

同時,我們也透過與不同領域的品牌跨界聯名,將 but. 的品牌精神延伸至更多場域,不僅為消費者帶來新鮮的體驗,也透過彼此的市場連結,觸及更多不同族群,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Q7 品牌與不同的藝術家合作不同檔期外包裝,甚至透過在店內展示藝術家的作品,舉辦一場跨界合作展覽。請問品牌選擇藝術家的標準為何?

but. 在選擇藝術家時,不僅考量其作品風格,更重視與品牌調性的契合度。我們尋找能與品牌理念相互呼應的藝術家,並結合台灣當代意象主題,透過合作共創,打造既保有藝術家獨特風格,又能呈現 but. 品牌精神的作品。藉由這樣的創新轉譯,我們希望讓甜點不只是味覺享受,更成為傳遞文化與創意的載體。

Q8 承上題,與藝術家合作時是否有有趣的事情可以與我們分享。

在與藝術家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打造限定包裝,更進一步將這些創作轉化為門市展覽,讓藝術不再只是靜態的視覺欣賞,而是能夠沉浸式感受的體驗。
 
在門市展覽中,我們打破傳統的觀展方式,將包裝設計轉化不同形式的裝置,讓甜點與空間產生互動,使消費者不只是「購買甜點」,而是進入一個充滿創意與想像的場域。
 
例如,2023 年我們與台灣藝術家梅康米合作,將他的作品轉化成動畫創作放置在門市展覽的類比電視中,發現不僅大人,連小孩都會被吸引、駐足停留欣賞。而在與泰國藝術家 Banana Blahblah 的合作中,透過玻璃窗貼的設計,巧妙呈現虛實世界的模糊界線,讓顧客與作品之間產生趣味互動。
 
這正是我們最期待的效果——讓藝術真正融入生活,不只是遠觀,而是能夠親身參與與感受,讓每一次來到 but. 的體驗,都像是一場探索藝術與美味的旅程,也讓藝術以最自然的方式,走入日常,輕鬆帶回家。

Q9 選擇於台中開店的動機及以如何規劃出以「奶油飯店」作為店面主題?

but. 希望每位到訪台灣的人們,都能在途中認識 but. we love butter 這個充滿驚喜與反轉的品牌,對於旅人來說,飯店是旅行中重要的一環,對於飯店都有一定的既定印象,但 but. 希望跳脫框架,正如我們所傳遞出的品牌核心,讓大家透過「奶油飯店」感受我們熱愛奶油的心,翻玩台灣在地食材,將當代藝術融入其中,大家都成為奶油信仰者的其中一員。

Q10 接下來是否有其他計畫?

我們將持續深化「but.」的品牌體驗,並於今年再度啟動 「but. 當代藝術禮遇計畫」,這次將與更多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拓展藝術的多元可能性。無論是視覺藝術、裝置藝術,甚至是跨界創作,我們希望透過甜點作為媒介,讓藝術更貼近生活,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美學體驗與收藏價值。

Q11 請形容心目中好的品牌的樣貌,並說明原因。

我們認為好的品牌應該具備清晰的理念、獨特的風格,並能與消費者建立深層連結。它不只是提供產品,而是創造一種生活方式與體驗。例如,but. 不僅專注於奶油甜點,更透過創新設計、藝術合作與獨具美感的包裝,讓品牌成為消費者日常的一部分,帶來驚喜與靈感。

編者Leo Huang

but. 是我們長期關注的品牌,他們不僅在視覺設計上令人驚艷,更在口感體驗方面達到極致。他們熱衷與各領域專業夥伴合作,不斷創造令人驚豔的新概念。

透過此次機會,我們得以深入了解其品牌經營的核心理念。在我們眼中,but. 已超越單純的甜點品牌定位,成為提升生活品味與創造日常驚喜的文化標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