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use Cookies.
For all enquiries please email info@transform.tw
Design StarAug 04. 2022
我會建議大家都看看國外的專案或是作品,尤其是大品牌的廣告或是行銷,因為錢能請到最好的設計,工作之餘建議大家可以經營自己的作品社群,因為風格的獨特性代表著一個設計師或是藝術家的價值。
每一件作品背後我相信都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討論、鑽研、嘗試而達成的結果。所以有很多的時候真的非常難以轉換成價格,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學習的地方。對我而言,每一件投入莫大努力的作品,都幾乎代表著設計師或藝術家的溝通輸出的結果,以這個角度思考的話,我可以這樣說我們活在一個由溝通所建構的世界,透過不同的方式呈現溝通的結果而已!
SHARE
Design StarJan 20. 2025
可以隨順產業、議題,自由變形。我很喜歡設計師奈莉奧克斯曼(Neri Oxmen)說過「如果我們要生存下去,必須用設計突破既有模式。 但是,科技趕上了想像力,因此想像力有了責任。」
Design StarNov 02. 2023
以最淺層的角度來看,可能是視覺表現;但往下探索卻又可以深刻而遼闊,可以向著不同的目的產生對應的姿態,有開放性的詮釋空間,對我來說這就是設計的迷人之處。
Design StarMar 23. 2023
給想畫插畫的朋友的建議是,一定要先熱愛創作,要有即使被全世界批評也無所謂想繼續畫下去的那種執著才行。再來心理素質也非常重要,因為作品一但曝光,連路邊小狗都覺得能評論你的作品,更常時候是一直遇到拒絕跟落選。
Design StarAug 16. 2021
工作中通常會花些時間和第一線人員諮詢,汲取他們的現場經驗,畢竟他們才是最了解什麼樣的東西好賣、目前的痛點是什麼、最直接感受消費者需求的一群人,這些都是簡報裡、辦公室裡找不到的答案。真的,現場才是主場。
Design StarNov 25. 2018
敏銳的觀察力和獨到的見解,不妥協的態度和謙虛的學習姿態。雖然我們不用彎腰插秧,但前人的腳印也是走在地上。
Design StarAug 02. 2018
盡可能在正式投入設計職業前,找機會親身去感受、接觸那些讓自己一直熱愛設計創作的地方、人或事,給自己打一支強心針,然後再次問自己為何要選擇設計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