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Star

設計之星設計師訪談:1983ASIA

必須要聰明地去辨別哪些是該堅持的,選擇後就不要改變。很多時候別人可能會笑你很傻,,但我想只要自己懂,沒有什麼是不能做的。

Q1 請簡單的自我介紹

1983ASIA 由蘇素(中國)與楊松耀(馬來西亞)於 2012 年在深圳創辦,2017 年成立亞洲美學研究所,團隊以當下設計視角探索亞洲文化與藝術,在國際上獨樹亞洲混搭美學。

作品多次刊登於 CTA 亞洲創意對話、APD 亞太設計年鑒、GALLERY、BRAND,出版社 VICTION:ARY、SANDU、SENDPOINTS、DESIGNER 等極具影響力書籍雜誌報刊, 2016 年為設計雜誌《CUTOUT》以華人設計為主題進行封面創作; BEHANCE 主頁榮獲 12 枚佳作勳章,截至 2018 年 9 月,瀏覽量超過 82 萬;作品榮獲 DFA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HKDA 香港環球設計大獎、TDC 東京字體設計大獎等,並在 A’DESIGN AWARD 上取得1金4銀1銅2鋼鐵的佳績,獲評 DESIGN HERO 榮譽;作品在倫敦、柏林、米蘭、莫斯科、圣彼得堡、東京、大阪、首爾、台北、高雄、香港、天津、成都、西安、廣州、深圳均有被邀請展出; 2016~2018 年於台灣、澳門舉辦 AMAZING 1983ASIA 奇幻亞洲設計巡展;受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澳門理工大學、吉隆坡 TSUBAKI 邀請擔任亞洲美學課程導師。

1983ASIA 作品

Q2 認為自己是一位怎麼樣的設計工作者?在工作中通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很多時候我們更像是一名研究者,我們會對亞洲美學幾個重要的觀念進行「歸納」,然後對某幾個重要的題目進行深度與廣度的挖掘。這些內容在我們亞洲美學的課程都有細緻的講解;同時我們在 2016 年創辦了 1983 亞洲造這個微信公眾號,定期分享亞洲故事,讓大家可以接觸到平常很少關注到的亞洲文化與藝術,公開一些我們做案子的研究過程;如今已經做了 21 期,收到非常不錯的回響!

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我們又會像一名探險家,通過系統性的整理將「傳承」的文化與項目的需求進行「融合」,嘗試用各種設計方法對文化元素進行「演化」,尤其注重設計的新意;讓文化不只是存活於博物館,而是可以讓更多不同的族群、不同年齡層喜歡!

品牌設計是品牌的核心,做案子的時候我們會擔任像藝術總監的角色,尤其當涉及的合作方比較多的時候。除了將品牌的內容植入到品牌視覺系統中不同的層面,包括定位、產品、包裝、空間、推廣⋯⋯等,讓設計價值最大化,形成品牌獨有的魅力。我們也會對延展的工作進行引導、監督、顧問,以達到一個整體的、統一的、高品質的感官體驗。

Q3 在設計的過程中,最令你感到滿足的是哪一個環節?

很多時候設計師都會面對不熟悉的題目,因此在開展「設計」之前,我們有一個月的時間是在做「研究」的工作,這是 1983ASI A的一個特色,所以我們一年能接的案子很少,急的案子基本是不接,維持一個精良的出品。

在這個階段我們會抽離設計師的角色,不只是關注畫面上的事情,而是背後的種種因素,對深厚的文化內容展開研究與分析,例如現場考察、攝影記錄、速寫草圖、閱讀大量的書籍、文字資料;這讓我們看見許多新鮮、有趣的事物,有些甚至顛覆了以往的認知。文化衝擊對設計師的思考相當有幫助,通過研究他者的不同而發現更多的可能性,擺脫有限的個人經驗,令視野變得多元、開放、自由,並從中獲取了大量的靈感與創作熱情。

持續地學習讓我們感到充實滿足!

Q4 你認為一位優秀的設計工作者,應該具備有哪些條件?

世界觀念。不只是從自身單一的地域族群屬性去看待事物,因為文化之間並沒有優劣之分,有的只是強勢文化。因此我們需要有一顆謙卑的心,包容的心境,眾生平等的價值觀看待世界上不同的、未知的存在,並尊重之。

多元視角。不沈溺於圖形造型、字體細節、視覺效果,而是能夠從設計以外,一個更宏觀的視野,更多元的角度切入,更注重項目獨特的個性;而不只是做一些受設計群體歡迎的主流设计。

獨特的美學魅力。一般上專業的設計師都具備理性思考的能力,但設計優劣則取決於感性的創作,所以設計應該是人工智能時代無法取代的能力吧!也因此人類才被稱為萬物之靈,設計師的個人價值也體現在這一面。

最後,最重要的是設計師的品格修養。設計師在華人圈的社會地位低下,被定義為專業人士卻不如醫生、律師的待遇,更多時候更像是言聽計從的美工,這個現象需要靠設計師自己去改變!例如有許多可知的,會破壞規矩的事情我們可以選擇拒絕,例如不抄襲、不參與任何形式的競標等,「改變」從自己做起,肅立設計師的良好形象,對社會起正面影響力!

Q5 在工作之餘,是否有什麼興趣是你特別投入的?

收集與童年回憶或亞洲文化相關的好玩事物。

Q6 你心目中設計的樣子是什麼?

兼具理性與感性的力量。

有內容不只是追求外在形式,關注設計的實踐性但又不受制於經驗,大膽冒險,魔鬼細節,具備獨立思考的精神,蘊含著動人的故事,追求感動靈魂的作品。

Q7 在設計的工作中,最怕遇到什麼(人、事、物)?

最怕開「大」會,幾十號人那種。

沒有一個設計能滿足所有人,所以也沒必要去滿足。因此沒有參與過前面的討論而急於表現的新人突然加入、或是想顯示權力地位的管理層、又或是團體中各勢力的暗自角力、礙於「面子」而無法正常進行的討論、不專業的指導專業、甲方姿態等,這些對討論「設計」都沒有任何推進的幫助,最後的結果就是得出一個平庸得設計師本人都拒絕承認出品的設計,甚至還不能發揮良好的商業功能,浪費了時間金錢,得不償失,讓好設計胎死腹中,破壞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因此我們一直以來要求只與品牌主理人提案,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畢竟只有他/她才真正關注、知道並能夠決定品牌的未來。

Q8 如果今天不是一位設計工作者,你會是什麼樣的角色在這個社會中?

蘇素:動物園飼養員。
楊松耀:明星。

Q9 是否可以給一些準備進入設計工作圈的朋友,一些職前的建議?

這個時代設計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有很多,人云亦云,或是單一的審判標準是社会倒退的現象。所以設計師的反思能力顯得格外重要,拒絕是遠比接受要難得多。例如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如何找尋地域價值、西方定義下的東方如何自我思辨、夾雜強烈西方美學思想的 design 是否適合亞洲人、less is more 是否就是衡量好設計的絕對標準、如何擺脫日式美學的影子等,這些課題都需要從零開始作重新的思考,以找尋出獨屬亞洲設計的新方向。

所以,別迷信教條、獎項、權威,多給自己一些學習時間磨練基本功,不急著賺錢,不急於凸顯自己;找到自己真正喜歡而又擅長的方向,坦誠、專注、堅持才是關鍵。相信你的直覺!

Q10 推薦一位你關注的青年設計師,告訴我們為何欣賞!

我們推薦來自馬來西亞的設計師林傑。

馬來西亞的設計,在亞洲甚至整個世界中都不是那麼注目,或者說大家對這個地方並不是那麼熟悉。林傑創立 TSUBAKI 十年,近年又創辦了設計雜誌《CUTOUT》,關於如何在一個不如美國、中國那麼大的市場下存活?根植在新時代亞洲人的殖民文化,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面貌去看待?多元民族下誕生的全新混合文化,是否就是日漸開放下各文化族群一種和睦相處的新形態?這些都能從林傑做的事情與作品中窺見一二。

編者Leo Huang

每一位設計工作者都有屬於自己的設計道,並有專屬於自己的觀點或設計風格。談到風格,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探索,也需要花更很長的時間去磨練。我相信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觀點,當然也就造就了不同階段的風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