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Star
設計之星設計師訪談:何庭安
我很喜歡與品牌共行,當他們迷途中的領航員,時不時為其出謀畫策,而設計就是我最好的武器之一。許多前輩常笑我沒什麼創作者的堅持或自覺,但我不喜歡將成果以單純作品視之,設計依然是以人為本出發。
Q1 請簡單的自我介紹
我是何庭安,一個菜鳥平面設計師,著眼於品牌與識別設計。因為在大學時跟校方自薦,請他們容許我大刀闊斧的翻修設計識別,自此慢慢被設計同行們以「品牌設計師」這個頭銜認識,算是不慎自挖大坑,一跌至今未能爬出。
Q2 認為自己是一位怎麼樣的設計工作者?在工作中通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我很喜歡與品牌共行,當他們迷途中的領航員,時不時為其出謀畫策,而設計就是我最好的武器之一。許多前輩常笑我沒什麼創作者的堅持或自覺,但我不喜歡將成果以單純作品視之,設計依然是以人為本出發。
Q3 在設計的過程中,最令你感到滿足的是哪一個環節?
看見設計發揮它價值時最令我滿足。也許在策略分析時發生,也許在結案交付成品時發生,也許在品牌發表時發生,不一而足。
Q4 你認為一位優秀的設計工作者,應該具備有哪些條件?
我所仰慕的設計師們都善於溝通。通常一個人表達能力越差,理解別人所表達的能力也越差。
Q5 在工作之餘,是否有什麼興趣是你特別投入的?
臨帖練字,欺負貓,定期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有害物質。除此外一切隨薪鎖欲。
Q6 你心目中設計的樣子是什麼?
以不尋常的方式為滿足尋常人的需求,以簡單途徑解決複雜問題,在不易察覺處賦予人們會因此而開始察覺的價值。
Q7 在設計的工作中,最怕遇到什麼(人、事、物)?
有些設計師非常憎惡客戶給出太抽象或感性的意見,卻又喜歡對人們很詩意感性優美抒情的形容自己的作品。有些設計師的優點是作品很無聊,缺點是他還想方設法去說服你覺得這個作品不那麼無聊。無論工作內外,我都害怕這兩種同業。
Q8 如果今天不是一位設計工作者,你會是什麼樣的角色在這個社會中?
不敢斷言,但十有八九或許仍與創作有關。
Q9 是否可以給一些準備進入設計工作圈的朋友,一些職前的建議?
可多了(笑)
一,不要畫地自限。
制度可能會侷限你,前輩或許會侷限你,同行一定會侷限你,但不要連你自己都侷限自己。
二,正視自己階段性的成長。
我見過不少設計圈的大師前輩們,言之諄諄的叮囑晚近不要自滿於作品得到多少 like、分享了多少次、或是報名比賽得個小獎就沾沾自喜。但我認為小成小就也是一種成就,每個高手都有過去,每個新手都有未來。設計的終極成就或許真是造福世界,但太過遙遠的目標總是令人無力,在我們改變全人類前,一步步審視自己渺小的進步有何不可。
三,留心這一行帶來的虛榮。
設計的本質是服務與創造,而不是成為大師。
一,不要畫地自限。
制度可能會侷限你,前輩或許會侷限你,同行一定會侷限你,但不要連你自己都侷限自己。
二,正視自己階段性的成長。
我見過不少設計圈的大師前輩們,言之諄諄的叮囑晚近不要自滿於作品得到多少 like、分享了多少次、或是報名比賽得個小獎就沾沾自喜。但我認為小成小就也是一種成就,每個高手都有過去,每個新手都有未來。設計的終極成就或許真是造福世界,但太過遙遠的目標總是令人無力,在我們改變全人類前,一步步審視自己渺小的進步有何不可。
三,留心這一行帶來的虛榮。
設計的本質是服務與創造,而不是成為大師。
Q10 是否可以推薦一本你喜歡的刊物(書籍/雜誌)以及一部喜愛的(電影/影集)?
如果是與設計有關的刊物,我最近讀的一本書是《Scramble: How Agile Strategy Can Build Epic Brands in Record Time》,歐美的潮潮設計師們與日本輕小說作家的命名風潮果然異曲同工,這是啟發我在學生接案時期的一位作家 Marty Neumeier 的新作,內容正好講述了很多我所嚮往工作型態的哲學。
至於影集,可以推薦 Youtube Channel 嗎?我追蹤 Corridor Crew 的頻道有好一陣子。他們從 VFX 角度出發分析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方法,深入淺出又雅俗共賞,每每讓怠惰的我震撼腦髓。
至於影集,可以推薦 Youtube Channel 嗎?我追蹤 Corridor Crew 的頻道有好一陣子。他們從 VFX 角度出發分析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方法,深入淺出又雅俗共賞,每每讓怠惰的我震撼腦髓。
Q11 推薦一位你關注的青年設計師,告訴我們為何欣賞!
我最近在爬 Sougwen Chung (鍾愫君)的插畫作品。在世上人機共創的類型藝術家中,她是我所知善用數位工具的特性中最直白、純粹而有機的。這種經由即時演算的美學只有在這個時代、經由今日數位的技術才能夠被發生,她卻選擇用畫布和顏料這種類比的媒介去輸出、而不受仿生美學或大螢幕炫技演示的時風所染。我非常珍惜這樣站在哲學與技術的交匯處上的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