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Star

設計之星設計師訪談:楊皓鈞

設計的主要焦點應該還是被設計物,而非設計本身。而設計應該適當地保持著無鮮明風格、低調的設計方法,以確保設計在呈現時不會過於突出,才能更清楚的與人們進行溝通,同時保有多元性和包容性,從而達成實質意義上的融入大眾生活中。

Q1 請簡單的自我介紹

我是楊皓鈞,1998 年生。是從事兩年的平面設計工作者,曾任大塊文化出版與品牌重塑研究室擔任擔任視覺設計及研究生。

Q2 認為自己是一位怎麼樣的設計工作者?在工作中通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有些許任性且嚮往職人精神,不隨波逐流的將自我投射進設計當中,想做的其他人都做過了那就專心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以不變應萬變(?)。

Q3 在設計的過程中,最令你感到滿足的是哪一個環節?

設定檔案尺寸的時候,空白的工作區域代表無限的可能性,會期待自己能做出怎麼樣的畫面而雀躍不已。

Q4 你認為一位優秀的設計工作者,應該具備有哪些條件?

對於設計的觀念知識熟悉並懷抱理想,在工作上能與他人共事溝通並妥善規劃時間流程。

Q5 在工作之餘,是否有什麼興趣是你特別投入的?

漫畫!大一的時候接觸到一本名叫「惡之華」的漫畫,每個分鏡及角色神情都充滿張力,讓我對這世界有不一樣的看法,不誇張地說漫畫著實改變了我的生活,閒暇之餘就會找不同類型的漫畫閱讀。其次是開車通勤,在駕駛過程中能什麼都不想的專心行駛,是我為數不多能讓腦袋徹底放空的時候,可以暫時讓自己逃離各種壓力。

Q6 你心目中設計的樣子是什麼?

沒有鮮明風格、安靜且內斂的,對於我來說設計在本質上並不是純粹的創作,設計是一種語言也是符號,是跟人溝通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設計的主要焦點應該還是被設計物,而非設計本身。而設計應該適當地保持著無鮮明風格、低調的設計方法,以確保設計在呈現時不會過於突出,才能更清楚的與人們進行溝通,同時保有多元性和包容性,從而達成實質意義上的融入大眾生活中。

Q7 在設計的工作中,最怕遇到什麼(人、事、物)?

不尊重專業和不理性的人,會情緒勒索跟道德綁架,然後美其名為了你好。 

Q8 如果今天不是一位設計工作者,你會是什麼樣的角色在這個社會中?

學圍棋成為職業棋士,參加北斗杯與日本和韓國棋士對弈。

Q9 是否可以給一些準備進入設計工作圈的朋友,一些職前的建議?

設計是一門高學識的行業,視覺風格只是設計的表層,設計思維及邏輯梳理佔設計過程的多半,這些才是身為設計的本質,然而要成為專業的設計師都是需要靠時間跟經驗累積的,我也還在這條路上學習因此需要學習的專業族繁不及備載,而持續地培養閱讀和觀察的習慣才能不斷精進自我,以上同時是說給自己聽的:)

Q10 是否可以推薦一本你喜歡的刊物(書籍/雜誌)以及一部喜愛的(電影/影集)?

腦中閃過的第一本刊物是《PROVOKE 挑釁》,PROVOKE 挑釁是一本實驗性攝影雜誌,以極度前衛的風格挑戰大眾的感官底線,審視日本社會與政治的狀態、主張對傳統攝影提出變革,能感受到攝影對於社會觀察到反思所帶來的衝擊力。

書籍的部分我推薦 Anna Gavalda 的《Fendre l’armure》,由七篇獨立的故事組成,我喜歡該書作者的書寫方式,作者用很輕鬆的口吻描述著很稀鬆平境的日常,沒有過於戲劇化的高潮迭起,但看完這本書所帶來的後座力卻十分巨大,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總是遭遇坎坷、一路跌撞,有點脫軌的人生角色。

喜歡的電影是《燃燒烈愛》,由韓國李滄東導演編劇之電影,以離奇、抽象的劇情及對話手法拍攝,劇情圍繞在「存在」的定義及疑問上也是電影的核心所在,許多虛實的交接的畫面呈顯出這世代年輕人對生活的無力感,燃燒的並不是愛而是自我的無能、社會的不公、時不我予的憤怒,是我們對自我存在感到徬徨也是想將一切都破壞掉的熊熊烈火。

Q11 推薦一位你關注的青年設計師,告訴我們為何欣賞!

蔡佳豪
我喜歡他對於圖形符號的詮釋,字體排版的組合饒富趣味看得出來圖文處理的手法細膩,對於紙張、印刷裝幀富有美感,他設計的書是在書店看到會讓我想買回家收藏的。

編者Tzu Yi Lee

為品牌或商品設計的我們,真的很像他們的翻譯官,如果把每一個人的設計當作一個語言,我們就像是用自己的語言述說從裡到外的內容,讓尚未被認識的事物,因而有被看見的機會,真正進入到大眾的生活,除了說話的內容,口吻也形塑品牌的樣貌,每次與陌生人初見面時,對這個人如何品頭論足,大概也能套用在第一眼認識新品牌的情境。要如何像外語書籍的譯者一樣,既能不超譯但又能用適當的口吻喚起讀者的共鳴,值得我們去思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