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Sep 2022

設計之星設計師訪談:黃琬瓔

節錄訪談片段:
我們常調侃設計師很像「通靈者」,必須從客戶的言語仔細觀察推敲他們的需求是什麼,偏好什麼樣風格的設計。

編者:
如果擁有「通靈」的能力,能知道所有的意見、想法,在執行上不知道真的會不會比較快一點,老實說也沒人知道!但我想這個能力真的相當難修鍊而成,但換位思考卻是可以透過練習成為一種很好的溝通基礎。對我來說,我非常希望我能做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是完美、都是最佳解答,但這麼多年過去這個想法還是非常難以達成,也常常很容易灰心難以向前。但其實也許是方法錯了,才會讓自己碰一鼻子灰。後來我才知道最好的答案,是最容易出現在換位的那一瞬間,就像奇蹟點一樣瞬間就會迸發!何不嘗試看看~

1.請簡單的自我介紹
-
黃琬瓔(Waneng Huang),台中、高雄兩地跑的視覺設計師。2014年,開始以WE STUDIO設計工作室獨立接案至今,主要專注於品牌識別設計規劃及相關平面設計領域,作品曾收錄於多本設計專書年鑒與刊物。崇尚簡單生活,喜歡接觸哲學、心理學相關。

2. 認為自己是一位怎麼樣的設計工作者?在工作中通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一人公司、一人工作的獨立工作者,從第一線和業主的溝通、報價合約、設計、插畫繪製、跑印刷廠看印、作品攝影、作品發佈文案撰寫…等都是一人獨立作業完成,雖然比較辛苦,但比起人事的複雜,還是喜歡盡量單純的工作模式。工作中時常扮演「天平」的角色,我很重視在現實條件與美感間取得平衡,這是我的小小堅持。

3. 在設計的過程中,最令你感到滿足的是哪一個環節?
-
常覺得「平面設計」是個不容易被一般大眾注意到的領域,若自己的設計被非相關設計領域的人吸引或稱讚,內心都會特別感動!以及客戶對自己的設計有正面的反饋,實質幫助到客戶的業績,能和客戶一起成長很棒。

4. 你認為一位優秀的設計工作者,應該具備有哪些條件?
-
有敏銳的觀察力與良好的溝通的能力。
敏銳的觀察力可以讓自己學習的更快,觀察到為何這個設計吸引人,這個東西賣的好?觀察並歸納出原因,做為自己學習的養分。以及能夠觀察到客戶的需求和喜好,我們常調侃設計師很像「通靈者」,必須從客戶的言語仔細觀察推敲他們的需求是什麼,偏好什麼樣風格的設計。美感和喜好是很主觀的事,但能夠和客戶在現實與美感之間取得最大共識,我覺得是每一位設計工作者都需具備的能力。

另一個是良好的溝通能力,任何工作只要和「人」接觸,都不外乎需要溝通,設計者必須試著「換位思考」,站在客戶的角度理解他們的需求,聽懂客戶「背後的語言」是什麼,例如:客戶說「字要放大」,他的背後意思可能是指「訊息不夠明顯」,也許能透過更換較為明顯的粗黑體,或是改變顏色來讓訊息傳達更清楚,必須一層層的詢問與試探,而非一股腦的完全照著客戶的指示做,那就會失去身為設計師的專業,設計師必須在現實與美感之間做好把關的責任。

5. 工作之餘,是否有什麼興趣是你特別投入的?
-
居家收納與佈置,談不上投入,但我很喜歡看很生活感的居家佈置相關影片和雜誌,最近家裡兼工作室剛好在微整修,常常和胞姊整個週末都在研究怎麼讓家裡空間改造的更舒適,物品可以更少,生活可以更沒有負擔。

另一個隱藏的興趣是 接觸身心靈療癒相關的podcast、書籍或影片,我覺得在這個所有都講求快又多的世代,資訊的爆炸真的會讓我感到很疲乏,也很容易失去專注力,我很需要適時的讓自己的腦袋淨空、沈澱與歸零,而接觸身心靈療癒的書籍、影片或冥想能讓我內心重新歸零,得到身心的平衡與自在,就像唯有把杯子裡的水倒乾淨才能夠再裝的下別的東西。
6. 你心目中「設計」是什麼樣子?
-
只要是「設計」,我認為它某種程度一定有它的「功能」所在,每一個設計背後都有它設計的「目的性」,以及它所要傳達的理念,它想告訴我們什麼?它想要銷售給誰?

即便只是一個沒有功能性的杯子或椅子的藝術品,它都有他背後想傳達的意涵,因為這個東西就是被「設計」過的。

7. 在設計工作中,最怕遇到什麼(人、事、物)?
-
人:頻率不對、說話粗俗沒有禮貌或自以為是的客戶
事:客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設計師淪為客戶的手跟腳,被沒有美感或不專業的客戶指使設計,改到最後變成四不像,已經失去原先的主精神與品牌調性。

8. 如果今天不是一位設計工作者,你會是什麼樣的角色在這個社會中?
-
可能是和聲音或表演相關的角色?從小很喜歡模仿戲劇台詞的角色配音,夢想是當一位配音員,求學期間也參加過諸多大大小小的朗讀演講比賽皆為優等,在聲音的部份有受到些訓練,這個興趣到現在偶爾還是會發作(笑XD)期許未來有機會可以從事和「聲音」相關的工作或創作。

9. 是否可以給一些準備進入設計工作圈的朋友,一些職前的建議?
一定要有圓融的處世態度,我的脾氣和EQ其實蠻不好,很容易暴躁XD,以前剛出社會時講話非常尖銳,做事菱菱角角,曾經有一位學姊跟我說:如果妳有再好的專業能力 但缺乏做人的態度,在社會中是不會被接受的。當時還不以為然覺得我只是做我自己,不喜歡走開就好,但在接案路上踢過很多次鐵板也慢慢了解到做人比做事更重要,經過多年磨練也慢慢從一塊有稜有角的石頭磨到接近一顆鵝卵石,即使遇到瘋子也要微笑和對方說謝謝再聯絡,設計圈是很小的!雖然觸碰到臨界點時也還是會爆炸,但會盡量告訴自己在心裡爆炸就好,或是在同溫層取暖。

10. 是否可以推薦一本你喜歡的刊物(書籍/雜誌)以及一部喜愛的(電影/影集)?
-
我想推薦一本設計路上幫助我很大的一本設計書《LOGO DESIGN設計現場直播中》,它可說是奠定我整個接案的設計流程與模式,內容從「客戶訪談、設計思維發想、品牌定位、提案規劃到面對客戶修改」等,都有很詳盡的說明,對於初踏入設計圈的朋友非常有幫助,這本書從2018年買的到目前都還是蠻常翻閱研究,是一本很實用的工具書。

非設計相關書籍,我想推薦一本2008年出版的老書《不抱怨的世界》,裡面有一句話很震撼我:「我們的話表明了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這句話主要闡述這個觀念:「我們所有外在世界都是你內在的投射,你必須對你現在的生活負100%的責任」,才意識到原來我們的念頭、所說的話其實無形中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的命運!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雖然抱怨很爽,但當你在抱怨時,就是在往你不想要的人生更靠近一步!

11.推薦一位你關注的青年設計師或青年設計團體,告訴我們為何欣賞!
-
比較特殊的是李宜軒帶領的TR Lab(The Rebranding Lab 品牌重塑實驗室),他們以實驗性的方式與許多傳統品牌進行品牌改造計畫,透過實際深入市場、調查使用者需求、找出品牌關鍵痛點,再收斂貼近使用者的設計方針與品牌策略,讓整套設計思維的邏輯很清晰,不會讓人對於品牌設計感到很抽象與空泛,對於在品牌路上的學習者有很大的幫助。

國外的話特別喜歡一間日本設計公司tegusu,作品風格清新細膩又饒富趣味性,從設計思維、主題背景、到終端執行的過程,都很值得大家學習。